2023年4月30日,由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杂志社、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举行,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参会并进行了主旨发言。会议由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熙国教授主持。
会议现场
孙熙国主持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韩毓海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成果集中体现为“六个必须坚持”。北京大学作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诞生地,生动演绎了“两个结合”。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召开本次研讨会,对掌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化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韩毓海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教授认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契合,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在扎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第二个结合”,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刻把握这一结合的思想进程和理论表达形式,并在开放状态中不断开启创造性结合的新起点。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名誉院长李德顺教授认为,传统文化是一条生生不息、奔涌向前的河流,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仍然存在于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不应拘泥于派别之见和门户之争,而应立足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现实问题的解决,以更为合理的、高雅的方式进行提炼,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精神。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副主任王杰教授指出,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根”与“魂”。推动“第二个结合”,应当饱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情和敬意、尊重和认同,将其中蕴含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方法和价值理念运用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之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体化大众化建立坚实的文化根基。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教务长李道湘教授以新时代统一战线理论为例,对“第二个结合”进行了阐述。首先,统一战线聚焦人心和力量问题,体现了“第二个结合”;其次,新时代的统一战线从统战之术提升为治国之道,实现了“第二个结合”;最后,统一战线在各个领域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创新了“第二个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杨庆中教授认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内在逻辑。国学作为不断生成和不断发展之学,不是过去完成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新时代国学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在熔铸古今、贯通中西的过程中守正创新、不断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允熠教授认为,近现代中国之所以能够义无反顾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就在于这一理论满足了中国从传统的农耕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转型的需要,满足了中国从儒家文化意识形态向现代文化意识形态转型的需要。正因为如此,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了百年来熔铸中学西学的最高理论形态。
学者发言(从左至右、从上至下:韩震、李德顺、王杰、李道湘、杨庆中、张允熠)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教授梳理了“两次结合”与“两个结合”的发生过程,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意蕴,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时代化三个维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时代内涵。
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院长杜运辉教授认为,“两个结合”是对百年党史的高度总结,是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根本途径、基本线索,是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主动、改变中国命运、引导人类前途的力量之源、自信之基。深化“两个结合”, 既要考虑普遍性和特殊性两大视野,也要考虑中、西、马三大思潮互动的思想格局,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会通。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利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在现代工商文明背景下把握民族和国家的命运提供了思想武器,而传统文化关注人生、民生、治世等问题的方式在当代仍然具有普遍意义,这决定了“第二个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现实性。
重庆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副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华副教授以生育问题和生育观为例,指出推进“第二个结合”应当把握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辩证关系,既要从整体上把握现实问题产生的根源,又要注重关照主体心灵世界的变化。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安副教授从比较视野出发,分析了基督教在西方传播和马克思主义在东方传播的差异,指出应当从哲学思维、理想社会构想和个体价值观三个层面理解推进“两个结合”的文化土壤和历史趋势。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常务副主编关海庭教授立足纵向的历史分析视野和横向的中西比较方法,分析了中国从先秦到近代形成世俗化的“一主多元”信仰体系的社会文化原因,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导性信仰方式就是对该信仰体系的传承和发展。
学者发言(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林建华、杜运辉、孙利、杨华、华安、关海庭、许宝友、赵卜慧)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编辑部主任许宝友研究员认为,“两个结合”是共产党人把握“两个大局”、深化对“三大规律”认识的需要,也是团结和凝聚广大中华儿女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必须以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
研究出版社执行董事(社长)、总经理赵卜慧介绍了研究出版社的发展历程、出版理念、专长领域、现有成果和未来规划,并期盼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话语形成更多研究成果。
孙熙国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必须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哪些方面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关键环节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当代中国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基本方案和思想理论。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处理好五大关系,一是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指导与繁荣发展的关系,即“一”与“多”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从中国实践中概括出中国理论,即处理好“事”和“理”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即“古”与“今”的关系;四是处理好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即“中”与“西”的关系;五是利用好马中西三种不同思想资源,处理好“常”与“变”的关系。
会议合影